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家祭无忘告乃翁> 家祭无忘告乃翁_分卷阅读_115

家祭无忘告乃翁_分卷阅读_115

  千算万算都没算到大喜的日子会以挨打结束,要知道谭振兴屁股上的伤还没好呢,又挨了打,无异于雪上加霜,谭振兴呜呜呜哭得肝肠寸断,不住地求饶,下学归来的大丫头姐妹两听到哭声,怔然道,“卢爷爷,父亲又做错什么事了?”
  白日上课,族学的人都在议论祖父他们高中的事儿,言语间极为钦佩仰慕,谭振兴在家养伤,如何会犯事?
  姐妹两百思不得其解。
  卢老头摇头,“谁知道呢?”
  谭家人个个稳重,唯有这位大公子行事不着调,挨打乃家常便饭,卢老头道,“不管他了,先回屋写功课吧。”
  “好。”
  她们没有去看热闹,毕竟父亲挨打不是什么新鲜事,左右就是做错了事儿,自找的,她们乖乖回屋写功课,然后去喂兔子,兔子还是在山里捉到的两只,体型肥硕很多,完全没有书里形容的好动,姐妹两担心兔子吃多的缘故,天天紧着草喂。
  挨打后的谭振兴回屋换衣衫,撞见的就是姐妹两天蹲在兔笼边,笑得天真烂漫,他歪了歪嘴,碎骂了两句,“不孝女,父亲挨打也不知关心两句。”
  声音不低,姐妹两听得清清楚楚,大丫头转身,中规中矩的行礼,“见过父亲。”迎风吹来股刺鼻的酒味,大丫头皱了下眉,轻声道,“父亲,殿试还未过,此时庆祝是否早了点?”
  卢老头接她们时就说父亲整日不在家,如今又闻到他身上的酒味,大丫头还有什么猜不到的,定是与人出去喝酒被祖父惩戒了。
  “还训起老子来了是不是?”谭振兴拉着脸,极为不悦,大丫头上前扶他,“女儿不是这个意思,父亲,你这番高调,若殿试出了纰漏落榜不是后悔莫及吗?”
  大丫头已经清楚科举的流程,过了会试就是进士,但两榜进士才可入仕为官,刚过会试就得意忘了行,殿试落榜岂不啼笑皆非?
  谭振兴:“......”
  “父亲可是要回屋,我和妹妹扶着你罢。”
  谭振兴:“......”
  有女如此,谭振兴真不知该欣慰还是生气,看着大丫头发髻上颜色娇艳的绢花,到底没有呵斥她们,绢花是谭佩珠做的,她说大丫头她们天天和薛家小姐们待在同个屋檐下,不攀比不自卑更不随波逐流,就是他看到别的读书人胸前绣花也央求买件那样的衣衫来着,姐妹两从不提要求,偶尔会聊京里流行的花样子和绢花,但没让大人买。
  小小年纪能如此沉得住气,作为父亲该感到骄傲才是。况且大丫头的呼哈不中听,却是实话,好不容易过了会试,殿试落榜会被人笑掉大牙的,骄兵必败,回想他今日表现,好像却是过于浮夸了些。
  “你们忙自己的吧,我能走。”谭振兴柔声道,“记得写功课,待会为父要检查的。”
  姐妹两的功课不多,谭振兴不怎么亲自检查,也是今天心情好,不仅亲自检查两人功课,还写了两张字帖要她们临摹,女儿写出手好字,做父亲的脸上也有光,没准还能挣钱,谭振业在绵州卖字帖挣钱不就是因为临摹了谭盛礼的字帖吗?
  想到挣钱,谭振兴又来了精神,此后天天指导她们练字,自己功课也没落下,尤其是明算,从谭振学那听来那两道题的解法后他自己灵感如泉涌,关在房间里自己出了很多类似的题,题目长得快赶上策论文章了,还让谭振学和谭生隐做。
  两人颇为无奈,问他自己做过没,看题目长,别是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的。
  谭振兴拍着胸脯表示绝不矛盾,央着他们做,两人没有法子,趁晚上得闲的时候看了眼题目,神奇的是,两人解题呢,解着解着就睡过去了。
  翌日再看题,还是想打瞌睡。
  谭振兴骂他们没有端正态度,硬着头皮去请谭盛礼解答,说实话,答案是什么他也不知,乱写的题,以为会被谭盛礼骂,殊不知谭盛礼耐着性子答题,答完后还夸他思路清奇,从没看到过类似的题,更是激发了谭振兴灵感,“父亲若是喜欢,我待会再给出两题。”
  他脑子里还有很多题,会试最难的两道题妙就妙在题目长,偏偏他不是个有耐心的人,故而自作聪明的跳过了‘无关紧要’的词句,到头来那些竟是关键,委实让人气愤,明算这门意在考察算数,咬文嚼字像什么样子。
  明算他错了六道题,几乎都错在审题不严谨,他认为不是自己的错,是出题人脑子有问题,就会试那样的明算题,他脑子里能想成千上百道。
  谭盛礼将写满解题的纸给谭振兴,“你要是喜欢,就将题目写在纸张,等殿试后我们好好做。”
  会试过后半个月就是殿试,殿试干系重大,谭振兴不敢大意,“是。”
  因屁股上有伤,谭振兴哪儿都不去,心无旁骛的温习功课,着重温习算学,几乎都懂,但谭盛礼布置的功课却完成的不尽人意,说来也怪,谭盛礼布置的功课字不多,但得绞尽脑汁的想上许久,他出的题字多,谭盛礼轻而易举就答出来了。
  真是怪哉。
  半个月里,谭振学和谭生隐仍然外出扛麻袋,不再是天天去,而是隔天去,绵州那群读书人极为殷勤,他两去码头,他们就备着茶水点心招待他们,生怕他们体力不支倒下似的,弄得两人哭笑不得。
  蒋举人明确说了,不着急回京就是等着看他们殿试结果,绵州这次中了五人,史无前例的荣耀,同为绵州人的他们与有荣焉,自要等到殿试过后再说,明明感觉没什么,殿试前两日,谭振学和谭生隐莫名紧张起来,担心考不好辜负了蒋举人他们的厚爱。
  殿试在皇宫举行,由皇上亲自主持,天不亮他们就去宫外候着了,彼时天光未明,高大的宫墙如立在云雾中,飘渺威严,谭盛礼撩起帘子,定定地看着,深暗的眼神直直凝望着不远处的宫墙,脸上的情绪是谭振兴他们不懂的怅然。
  谭振兴探出头瞅了眼,被清晨的风刮得流鼻涕,忙缩回脑袋,“父亲也有许多感慨吧。”
  他也有,以谭家祖宗的地位和声望,进出宫门不是难事,而谭家硬是离这道门越来越远,远至千山万水。
  “父亲,你说祖宗进出宫门时会不会想到有天子孙后人费尽千辛万苦才有机会站在宫门前啊?”谭振兴纯粹好奇,祖宗通晓古今,教出的皇上乃千古明君,载入史册受百姓拥戴,他是否会料到自己子孙后人差点陷入绝境,与科举无缘,担不起帝师后人的美名啊,史册上对祖宗的记载不多,但有皇上广施仁德的新政里都有祖宗的名字,据说普通百姓犯事坐监改邪归正后能走科举也是祖宗提倡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只要不是作奸犯科之事,坐监后也能走科举,出人头地,太平盛世明君该多为百姓考量,减免赋税徭役关乎百姓的生活,教化他们才是重中之重。
  几十年过去,民间百姓提到那位帝师,无不怀着感激的心情。
  宫门关着,里边的景象谭盛礼还记着,进门是长长的甬道,两侧是宫墙,走上几十米又是宫门,上辈子他经常入宫授课,心事不多,多是担心皇上.....
  听了谭振兴的话,他沉默许久,“你以后就明白了。”
  谭振兴眼珠转了转,听谭盛礼的意思,岂不说他日后会做大官,要知道,能入宫的都是四品及其以上官员,他凑到谭盛礼跟前,闪着那双黑漆漆的眼,拖长了音,“父亲...你说我殿试会不会又是倒数啊...”倒数真的很不好听,帝师后人,殿试倒数,怎么听怎么像是在给祖宗脸上抹黑。
  “好好说话。”谭盛礼皱着眉,“哪儿学的怪腔怪调!”
  “嘿嘿,父亲,你说我殿试能过吗?”过了就是两榜进士,入翰林院,之后入朝为官,官袍加身,他都不好意思想象自己穿着官袍耀武扬威走在街上的情形...貌似忘了,哪有官员穿着官袍在街上走的啊,官员有自己的马车,再也不用走路了,嘻嘻嘻....
  “不犯浑的话没问题。”谭盛礼中肯点评,本还想说名次要比会试靠前很多,担心谭振兴骄傲自满,没有把后边的话说出来。
  但也够谭振兴高兴地了,他指着谭振学,帮他问,“二弟呢?”
  谭盛礼掀了下眼皮,虽然没说,谭振兴却是明白了,谭振学没问题,他又指着谭生隐问,“生隐弟呢?”
  谭盛礼顿了下,谭生隐心提了起来,会试到殿试落榜的人不多,他若在其中,肯定会很长段时间不好受,见谭盛礼久久不答,他故作轻松道,“无事的,我还年轻,往后有的是机会。”能过会试就是天大的荣幸,不该奢求太多的。
  “生隐做最坏的打算吧,你要记住,无论结果如何,保持初心就好。”
  “为何?”谭振兴有点不明白,谭生隐会试名次比他靠前,他都有机会谭生隐怎么可能没机会?
  然而等进宫站在金銮殿望着上首龙章凤姿的皇上他就懂了,谭生隐不是学识不够,而是年纪不够,这位皇帝,貌似更喜欢年纪大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2-02 23:56:10~2020-02-03 23:58: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27546639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二月红夫人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简艾、流云、陈情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涂炭 90瓶;肉肉、愚公不不不移山 20瓶;大卫田纳特甜 11瓶;九和、枭倚苍穹、不知客、z、曼曼、拉普兰德 10瓶;luck 7瓶;周而复始 4瓶;明哥 3瓶;莲子、哈哈哈、方也 2瓶;kirihara、书虫小桃、黛月儿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28
  金銮殿里, 年长者较多, 皇上看他们时眼神会透着赞许敬意, 而看年少者时不苟言笑冷若冰霜, 这心偏得有眼睛的人都看出来了。
  殿试只有两门,策论和明算,座位按照会试名次排序, 谭振兴刚好在方举人前排, 落座时, 他略有得意地冲方举人挑了挑眉, 方举人顿时明白过来, 扯着嘴角笑了笑, 笑容勉强, 看得谭振兴心情大好,坐下后悠哉悠哉地检查笔墨纸砚, 确认没有问题后端正坐好等待答题。
  谭盛礼坐在前排, 离皇上龙椅最近的位置,自入宫就低着头, 态度端庄恭谨,直至拿到策论题他才抬眉望了眼龙椅上威严肃然的皇帝。
  皇帝也在打量他, 四目相对,谭盛礼怔怔地抿唇微笑,笑容和煦,让居高临下俯视他的皇帝晃了神,怔然片刻, 皇帝起身走了下去,他九岁被册封为太子,十九岁继承皇位,做太子时经常跟在父皇身边学习怎么处理朝事,朝堂关系盘根错节,父皇批阅奏折时经常担心自己不能明察秋毫而让百姓诟病,父皇忧国忧民,病重时仍撑着身体批阅奏折,他说身为帝王,不求名垂青史,但求做个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君王。
  比如他的皇祖父,自幼得谭家那位祖宗教诲,深明大义,爱民如子,在位时颁布了多项利国利民的新政,受民间百姓拥护爱戴,翻阅史书,关于皇祖父的记载也多是溢美之词,皇祖父去世,父皇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如履薄冰,唯恐行错半步落得个遗臭万年的名声,虽不曾有什么丰功伟业,但国家没有内忧外患,百姓们或许不富裕可日子安稳。
  因此父皇去世时,说他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就是放心不下他,他身边没有像谭家祖宗那样德隆望尊的老师教诲,没有睿智通达的长辈辅佐,担心他受小人蛊惑,受贪官污吏蒙蔽,不知不觉成为昏君犹不可知。
  彼时他跪在榻前,满心酸涩难过,来不及说两句宽慰的话让父皇安心离开那双布满担忧的眼已慢慢阖上,搭在他脑袋上的手无力地垂了下去。
  他的父皇,死前都在为他担忧,担忧他的身后名。
  如今看谭家人坐在自己面前,那些往事又浮了出来,他站在谭盛礼桌前,欲看他如何答题。
  策论题目是他出的:何事最可喜者?
  人活在世上,什么事最值得开心?这道题是得知谭家人入京就跳进他脑海里的题,许是那日秋光好,让他想起父皇的谆谆教诲,又或许是夜晚太子来问安,望着那张稚嫩童真的小脸突然有了身为父亲的责任,父皇惋惜他没有受过大德之人的教诲,但是不怕,他的儿子遇到了。
  垂眸看着研墨沉思的谭盛礼,皇帝半晌舍不得挪步。
  殿里寂静,皆是研墨的声响,自古以来,殿试策论的文章都不难,毕竟答题就两个时辰,没有更多思考的时间,比起谈论朝廷政事,这题算简单的了。
  不少人提笔就开始梳理文章脉络,谭盛礼却兀自沉吟许久,直到宫人尖着嗓音提醒剩下最后半个时辰,他才回过神,慢慢在纸上落下几行字。
  他的文章不长,皇帝看了两行,心底既悲恸又欣喜若狂,两种情绪交织,复杂难辨,片刻后,他遏住心底情绪,转身往后走去,大致扫了眼所有人的文章,其中有几篇还算入他的眼,不过再没露出任何声色。
  半个时辰后,所有人交卷,接着考明算,明算共五道题,题很难,难得能听到众人倒吸冷气的声音,个个愁眉不展面露苦色,不知怎么动笔,唯有谭盛礼身后的那人双眼放光,笔在纸上沙沙沙的写着,速度快,谭盛礼脸上有了笑意,等待片刻,挑了其中两道题作答。
  其余三题留白,巡视的皇帝皱起了眉头,在他面前又站了许久,两侧还有内阁和六部官员,看皇上关注谭家人,彼此心照不宣,都明白皇上为何意,皇家子嗣单薄,皇后生下皇长子不到半年皇长子就被册封为太子,太子今年四岁,已到启蒙的年纪了,然而不曾听说宫里有什么动静,谭家祖上出过两位帝师,学问高深,德才兼备,这次谭家人高中,必然会重操旧业......
  在场的官员都听过谭老爷在民间的故事,这会儿看他嘴角含笑,神色轻松,俱纳闷他答得如何,殿试试题皆出自皇上,便是他们都不知道题目,这会儿有点好奇了,由礼部尚书带头,他们佯装巡视,从后边往前看了眼,答题的只有十来个人,谭家四人都有动笔,正确与否他们不知,此时来看,能动笔就算好的了。
  慢慢的,慢慢的,终于到了谭盛礼跟前,当看到考卷上留白的三道题,众人脸上难掩困惑,回眸看后边考生写满考卷的解题步骤和答案,怎么看谭盛礼都不像学问很高深的人,五道题答了两道,且不能保证是否答对,想中状元怕是不行了。
  谭盛礼后边的考生来自徽州,姓龚名苏安,据说自幼痴迷算学,曾经想跟着走南闯北的商人经商,被其父关在家半年不准外出,像看管犯人似的,整天亲自送饭,就这样他还偷跑出去差点做了商人,要不是家里人发现及时,他怎么可能有机会坐到金銮殿来。
  说来也是造化弄人。
  官员们暗中比较两人的考卷,谭盛礼做了前两道,答案和龚苏安相同,奇怪的是后者明明答了所有题,但没写到最后,怪得很。
  身边围着很多人,龚苏安明亮的眼眸渐渐暗淡,眉头拧成了川字,前两道题的答案已经得出,奇怪后边三道题俱是无解,殿试是皇上出的题,皇上喜欢算学,出题时必然认真仔细推敲过,万不会弄三道无解的题来应付天下人,龚苏安重新读题,再重新作答,换方法后倒是得出了答案,但他觉得不对劲,哪怕以《九章算术》为启蒙书籍的他也说不上来不对劲的地方是哪儿,暂时把这道题搁置,又去看后边两道,眉头拧得越来越紧。
  题不长,唯恐中间算错了,龚苏安把题从头到尾又算了遍,用他的办法就是无解,可用其他方法来算就有答案,他心里迟疑纠结,琢磨着把哪个写上去。
  而谭振兴也面临同样的选择,也是脑子太灵光,用不同的办法得出不同的答案,他从第三道题开始答的,无解,第四道题无解,第五道题还是无解,于是等他再答第一道和第二道有解时,他心里纠结了,因为在他答第四道题时,他是抱着无解的心情做的,结果和他想的不同....
  他忍不住偷偷抬眉看向不苟言笑的帝王,眉眼冷峻,瞧着威风凛凛不敢于之对视,这样威严充满肃杀之气的人,做事有章程有规律,比如出题,有解就该所有题都有解,怎么可能两道题有解三道题无解,说不过去啊。
  他看着皇上良久,脑子里突然蹿出个想法,五道题应该都是无解的,试问皇上出题,题目必然是临时想的,而临时想的很多题都逻辑不通前后矛盾,许是皇上自己没空做,不知道无解,或者还有种可能,这五道题是皇上从某本书里看到的,他自己做了后发现无解,又不笃定,将其弄成殿试试题考他们,观他们的答案来证明自己答得是否准确。
  别问他们为什么清楚皇上的想法,因为他做过同样的事儿,前几日谭盛礼布置的功课难,逢他痴迷出题,就把谭盛礼布置的功课改了改拿去考谭振学和谭生隐,被两人很是鄙视了番来着......想到此,他嘿嘿嘿笑了两声,毫不犹豫的把自己写在草稿纸的步骤答案誊抄在考卷上,心里默默计算自己的名次,五道题全部正确,策论只要不太差,名次怎么都不会是倒数,他收起笔,咯咯咯笑了出来,笑声突兀,周围的考生歪头看他,谭振兴盖住自己的考卷,防止有人眼神好偷瞄了自己答案。
  殿试关乎重大,万万不能让人捡了漏。
  时间慢慢过去,当宫人扯着嗓门喊交卷时,好多考生急急忙在考卷上乱写了几行,在场的人不乏有经历过科举改革前府试的,府试明算这门对他们而言算很难了,万万没想到最难的会是殿试,答不出题的考生们只能抱着侥幸的心态乱答,对与不对就交给命运...皇上定夺吧。
  心情凄惶的交了卷,然后去殿外等候结果。
  宫里规矩多,他们再想围着聊试题也不敢大声喧哗,只能安静地候着。
  殿里,皇帝先看众人策论文章,毫不犹豫选了谭盛礼为第一,问众大臣有何意见,大臣们拱手表态,“皇上圣明。”
  殿试策论文章不以长短论好坏,纵观所有文章,谭盛礼的文章却是更为精辟,字字珠玑,都说到他们心坎里,比起那些侃侃而谈吹嘘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拍马屁的文章,谭盛礼的文章更能引起共鸣,他当之无愧。
  先将策论文章排好名次,再看明算,明算的考卷要比策论好定夺得多,统共五道题,教白卷的有五人,全部错误的有近三十人,而....最好的答对了三道题...是谭家长子...谭振兴。
  说来奇怪,谭盛礼答对了前两道题,谭振兴答对了后三道题,谭振兴是谭盛礼教出来的,没理由谭振兴答对了谭盛礼留空白啊。
  众官员不解。
  他们记得不错的话,谭盛礼在府试明算这门也留白了,到底是为何,比起名次,他们更好奇这个。
  作者有话要说:  这文写的好人比较多,下本开个环境复杂的,《反派死于话多》,喜欢的可以先收藏!!!
  ☆、129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