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七零妇产圣手> 七零妇产圣手_分卷阅读_490

七零妇产圣手_分卷阅读_490

  也不知道究竟是谁传出去的, 余秋是不能惹的角色, 谁要是惹了她, 下场都很惨,不是死了就是残了。而且死的都莫名其妙。
  随着调查越来越深, 这流言也越传越盛。
  “什么妖魔鬼怪啊?子不语怪力乱神,要怪就怪他们太缺德,把人往死里头整, 硬生生地逼疯了余秋, 压根不给她伸手救人的机会。”ll
  林斌坐在藤椅前头的小板凳上,愤愤不平, “就说这个庞云吧,就他当时的情况,瞧着跟没救似的,其实不过是一个气管异物。
  小秋手上没任何工具也能救她。就是我上次跟您说的那个海氏冲击法不行的话, 也可以直接做个气管切开,只要解除呼吸道梗阻就好。”
  藤椅上的老人露出了笑:“那她不是成了菩萨吗?人家前头才指认她是特务呢, 回头她就把人给救了。”
  “哎呀, 您不知道的,她就是这么个脾气。”林斌胡乱地摆摆手, “当初□□说她黑五类分子不配给贫下中农开刀, 把她绑起来开飞机, 贫下中农好不容易救下她, 她人都是抖着的, 还给踢她的那个女□□的弟弟接手指头。她就是这么个人, 看病,不管其他。”
  老人微微摇头,像是很不赞同的样子。
  林斌却鼓着脸,认真地强调:“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她就是大夫。”
  说着他又开始批判当时在场的周汉东跟看守,“工作的时候饮酒也就算了,碰上事情,一个解放军,一个大学生,居然连最基本的急救技能都不会。
  换成红星公社,哦不,江县附近几个县任何一位小学生都晓得当时要怎么办。当初余秋跑了很多地方,现场教急救。什么溺水、触电、还有气管窒息通通都教过啦。好多小孩子学回去还救了自己家里头的大人。
  小学生都知道要学有用的东西,他们就学着怎么害人啦。”
  老人听他义愤填膺,居然不发火,反而声音里头带着点儿笑意:“那叫你说,你的这位小朋友不是特务喽。”
  “当然不是。”林斌斩钉截铁,似乎很气愤,“您老人家怎么也能问这样的问题呢,特务是干什么的?特务是搞破坏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只救人不害人的特务。她受了这么多委屈,还是坚持看病救人。
  林斌看着老人,结果老人躺在藤椅上晒太阳,微微闭着眼睛,就是没有反应。
  小林大夫开始嚷嚷:“您老不要睡啦,现在不是睡觉的时候。你这会儿睡了,晚上会睡不着。”
  老人被这聒噪的小子吵得没办法,只好睁开眼:“你说就是了,我又没让你不讲话。”
  林斌立刻捋起袖子清嗓子。
  老人瞧他的做派晓得这孩子要滔滔不绝了,只得勉为其难地稍稍竖立起身体,表明自己是鼓励他说话的。
  “我真奇怪。”林斌一开口就丢炸弹,“我甚至怀疑,您的那些干部们是不是一个个脑袋瓜子都不好使。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为什么想不通呢?
  就因为余秋没有师傅,或者说没有具体的某位师傅,所以她就是特务?她只能是特工培训当中学会的医术?
  都说术业有专攻,我倒是从来都不知道,特工培训什么时候这么高深了,有那水平干嘛不去当专业的大夫呢?还能名扬千古呢。不为良相但为良医。
  再说了,谁都晓得枪打出头鸟,培养特务难道不是大隐隐于市,泯然众人矣,那种比较合适吗?都这么扎眼了,还当什么特务?
  再说了,没有具体的老师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们当大夫的都是博取众家之长,跟这个老师学一点儿,再跟那个老师学一点儿,然后自己融会贯通,发扬光大。不然的话为什么大家只知道华佗,没人晓得华佗的老师是谁呀。
  好好,我们再退回去说特务培训,哪个国家的特务培训有这么厉害?她们有这么好的医术,干嘛不多培训一些大夫?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程度也是很重要的组成呢。
  可是放眼世界,有几个人有小秋的功力,腹腔镜宫腔镜手术,外国人去了杨树湾,也说了他们国家没人这样开刀,都称赞是奇迹。还有小秋的显微再造技术,哪个不说好哪个不说厉害,有专门搞这方面的教授跑去找小秋请教呢。”
  他一条条地列着,说一段就气愤一回,再感慨一遭。
  太蠢了,这帮愚蠢的家伙光晓得余秋没有师傅,为什么不想想世界上其他人都不会做这样的手术,到底什么样的特务机关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医学高手?
  平常张口闭口就是要吸取人民群众的智慧,人民群众真表现出智慧了,他们又上蹦下跳,张口就来什么狗特务,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人民群众不过是他们挂在嘴边的幌子,什么时候都能拉出来用一用。正的反的好的坏的香的臭的,全被他们一双嘴说完啦。
  老人笑了起来,夸奖道:“果然是人民群众有大智慧呀,肉食者鄙,食谷者慧。”
  林斌立刻认真地强调:“”这跟吃肉吃菜没关系,我也爱吃肉呢,你也喜欢吃红烧肉。这是心坏了的问题。”
  老人哈哈大笑,颇为畅快:“放心,我听说啦,晚饭有白肉。”
  旋即他又叹气,“没错啊,心坏了,手里头有点儿权力,就想着怎么争权夺利,一个个都沉不住气呀。”
  林斌这会儿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要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地看老人:“那是不是应该放了余秋啊?不能因为猜测就定一个人的罪。您不是说了吗?文格有三分罪,错就错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再具体到某个人身上,应该看她究竟做了什么事,她没做大恶她就不是坏人。不应该拘禁批判折磨她。”
  老人却意味深长:“她生病了,都病成这个样子,当然得住院好好治疗。等治好了,很多问题的答案自然也就有了。比方说她都跟过哪些师傅呀?她会的东西都是怎么知道的啊?”
  隔着两个房间,一屋子的老头老太太也被询问同样的问题。
  那位年轻的女工作人员语气和缓询问诸位教授:“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没有人教的情况下,一个人单凭自学,是不是可以学会高深医术?”
  林教授排在最前面,老太太身形干瘦,精神头却不错:“这个自学要看是一个什么样的范畴。有的人可能先前因为种种机缘,即使没有从事医学工作,也学习了大量的医学知识。在后面的工作中,她运用这些医学知识进行实践,时间久了就锻炼出一身的好医术。
  其实这个过程跟正常医学院校的教育差不多,只不过中间少了一个临床带教的流程。
  有的实习生天资聪明,没有人带着她,她瞧着老师处理几回,也就学会了看病。
  尤其是那种记忆力超群,胆大心细的学生,学习领悟能力非常强。她在学医上还是很有天赋的。”
  工作人员点点头:“谢谢您,林教授。”
  她又转头问黄教授,“黄老,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作为外科学的大家,黄老说话十分审慎:“主席教育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虽然这个属于小概率事件,临床医学培养中这样的人不多,但实际上还是有的。
  先不说这位小秋大夫,我去陕北搞过实际的调研,有一位姓孙的赤脚医生,情况比她还要夸张。小秋大夫好歹家学渊源,耳濡目染间学会了很多东西。
  这个孙大夫虽然是教授家的孩子,不过他父母没人从医,他下乡之前压根没学过医。
  一下乡就直接给人看病,一边学一边治,在窑洞里头就给人开刀,开的手术呱呱叫,跟受过严格训练的大夫也不差了。
  所以我认为,像余秋这个情况虽然少见或者说是罕见,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
  林教授叹了口气:“医学讲究传承也讲究创新,她是个胆子很大的孩子,宫腹腔镜技术其实以前就有,不过主要是用于临床检查,她看到了检查想到了治疗是个极为顺理成章的过程。比方说,瞧见了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那顺手就把肌瘤摘了,这种想法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另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跟着点头附和:“我还想说一点,没有实际操作过,不代表她没有接受过训练。
  我看过她教人做的腹腔镜模拟器,也就是说在实际动手上手术之前,她其实进行过很多次模拟操作。
  如果有严格的手术图谱作为指导,再配合上模拟操作,加上运气,她其实可以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夫。
  况且她父亲就是干这行的,也有学生。即使她父亲当时人已经坐牢了,不代表这些学生不会教这位对医学感兴趣的小师妹。
  调查资料里头说,她对学医从没兴趣。这不能作为证据,小时候说要跟妈妈一样当钢琴家,不代表长大了些就不会改变主意,小孩子的理想总会经过一个变化调整的过程。
  等到她想学医了,她本来还是有些优势条件的。
  比如说解剖,大学解剖学馆的师傅不是说过吗,在屋子里头见到过这孩子几次。
  很可能那个时候她就已经对解剖感兴趣了。她未必需要动手操作,她仔细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按照她的记忆力,将这些记下来不是什么难事。”
  工作人员一直听他们诉说,没有打断的意思。
  直到天都快黑了,她才表示感谢,再三再四地邀请众人留下来共进晚餐:“主席想请大家一块儿吃顿便饭。我们种在水池子里头的芹菜长出来了,想请大家一起尝尝鲜。”
  太阳下了山,老人移到了屋中,林斌追在他屁股后面絮絮叨叨,反正不从老人口中得出个准话,他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还有一个大大的疑点,余秋进京开刀完全是偶然啊。她怎么可能知道王老先生的身体情况,这是最高机密,知道的人只有那么几位。”
  林斌端正了颜色,“我说句不好听的,要是真有特务的话,到了这个级别,那保密工作也已经漏成筛子啦。还需要把小秋折腾到京里头来吗?他们想做什么自己就先做了。”
  他说累了,老实不客气地自己倒茶喝,咕噜咕噜一气。
  他抹着嘴巴,还要慷慨陈词的时候,年轻的工作人员领进来一位约摸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那人对林斌视而不见,毕恭毕敬地呈上一份资料。
  这是笔迹鉴定,鉴定材料是余秋下乡前写的入团申请书以及她的高考试卷。
  虽然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她没有被吸收为共青团员,但是八中的老师也没有丢掉她的申请书,档案里头倒是忠实的留下了她积极向团组织靠拢的证据。
  即便不是专业人士,林斌一眼扫过去,也能够瞧出来这是两份不同的笔迹。
  入团申请书上的字迹清秀端庄,显然练过书法的模样,是一份工整的小楷。
  到了高考试卷,虽然写字的人似乎已经极力认真,可撑死了,也最多算是不成样子的行楷。难听点儿讲,就是乱蹬爪。
  中年男人语气平缓:“经过字迹鉴定专家的认定,他们觉得这是两份不同的笔迹。应该出自不同的人手。”
  林斌立刻跳脚:“字当然不一样了,我现在写的字跟我小学毕业时候写的字就不同。再说了,余秋每天忙得要死,她要写无数的病历,还要写书著文。她高考结束当天一分钟都没耽搁,立刻坐船回去给人开刀了。就她的字,不变样子才怪呢。这根本就不能说明什么。”
  老人朝中年男人点点头,示意他知道了。
  中年男人也不反驳林斌的强词夺理,直接带着资料退出门。
  林斌慌的不得了,眼巴巴地哀求着老人:“余秋真的不是坏人,她绝对不是什么特务。她很好的,她真的很好。”
  老人看他一副快要哭的模样,故意逗年轻人:“哎呀,你是看上人家小姑娘要找对象啦。”
  林斌一步三尺高,脸涨得通红:“才没有呢,我们就是纯洁的格命感情是战友。”
  老人笑呵呵的,不说话。
  林斌急了,赶紧强调他不是:“余秋有对象的,您见过的,就是何东胜何队长。”
  他又急吼吼地替余秋背书,“你看她要有想法的话,要百般钻营打坏主意的话,为什么要找农民当对象?她能够接触到这么多大官有权有势的人,干嘛不攀高枝?她小小年纪完全可以待价而沽,她就是沉着心思想扎根农村的。
  我实话告诉您,您别以为她愿意到京中来。当初过来的时候她就说过她想回杨树湾,在这儿她害怕。”
  老人睁开了眼睛,饶有趣味:“她害怕什么呀?京中有老虎吗?”
  林斌哭丧着脸:“您明知故问,她都给王老先生开刀了,那还不成了箭靶子,想往她身上捅一刀的人太多啦。
  她怕的要死,可还是坚持开刀。就因为她知道王老先生不开刀的话,情况会越来越糟糕。
  您看,她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她知道一旦开了刀,她就绝对不可能脱身,她常常跟我讲她想回家,她想回杨树湾。
  她在杨树湾多好啊,你又不是没见到杨树湾人都喜欢她。
  她在那儿又不用担惊受怕,还能好吃好喝的。想开刀就开刀,想写书就写书,到了京里头她过上一天好日子,到今天为止,她都不知道颐和园公园门往哪个方向开
  。忙得要死,还要被人折磨成这样。”
  老人叹了口气,突然间开口感慨了一句:“杨树湾不错啊,风气正,人踏实肯做事。”
  林斌立刻慌慌张张地接上去:“余秋那会儿刚下乡,其实万念俱灰,爸爸被抓了,妈妈又死了,她没想当大夫的,就想这么凑合着过一辈子。
  可是刚好碰上人难产,她又不是个人假装看不见的性子。她救了人家大人孩子,杨树湾人都感激她,她就觉得自己活着有意义了。
  她这人特别实心眼子,人家对她好,她就全心全意回报。”
  老人却不提余秋,只盯着杨树湾说事,还冒出了一句:“都说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我看这个集体工副业跟家庭副业可以学学杨树湾嘛。多动动脑瓜子,搞建设搞格命不矛盾。”
  他抬手示意旁边的工作人员:“你们把报告拿来念念给我听,他们下去锻炼了这么多年,也很有想法啊。”
  工作人员立刻拿来了报告。
  报告不长,老人最讨厌的就是没完没了的裹脚布,几页纸的报告念了大约20分钟就结束了。
  老人躺在藤椅上,手轻轻拍着扶手:“工副业家庭副业,轻工业小工业,抓大的也得抓小的,老百姓要过日子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