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弃妇扶摇录> 弃妇扶摇录_分卷阅读_73

弃妇扶摇录_分卷阅读_73

  蔡氏又何其无辜,她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别人。
  沈清月踩在松软的雪上,寒风刮过脸颊,吹得她耳廓有点发疼,她看着路上的枯枝,模模糊糊勾勒出一张娟秀的侧脸,她就地跪下,拜了三拜,心里默念:我与您虽阴阳两隔,既有前世今生,便期待与您有缘重逢,以报大恩大德。
  她起来拍干净手上的雪,就下了一场鹅毛大雪,地上凹下去的痕迹,渐渐被霜雪覆盖,不留一点痕迹。
  沈清月回去之后都还有些恍惚,她不太敢想自己的生母的事,沈世兴连枕边人都能这般对待,也不知道当初她的生母,是不是也是无辜之人。
  难怪沈世兴从前总是冷待她了,只怕是一看到她,又是欢喜,又是羞愧,而她的主动接近,怕是让他高兴得忘了自己做过的错事。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次日天明的时候,都还在下。
  沈清月听人说,雪下了一夜。
  她还听丫鬟们都在说,吴氏小产了。
  ☆、第87章 第 87 章
  第八十七章
  吴氏小产后, 沈世兴去了老夫人那边交代过, 就来找沈清月说话。
  京城连着几日的鹅毛的大雪,过水的柳絮一样追着赶着往下落, 一个晚上没留神, 屋檐上就结了又厚又长的冰棱子。
  沈世兴系着灰色的狐毛大氅,抄着手到雁归轩的时候,春叶领着丫鬟们拿着长篙打冰棱, 他走到廊下, 跺了跺脚, 抖掉靴子上的雪, 问丫鬟:“姑娘在家?”
  春叶放下手里的东西, 屈膝答道:“姑娘在, 在屋子里做绣活, 老爷进去吧。”
  天儿冷, 人都不乐意出门,也不方便出门,姑娘在家,可能着装不便, 于是沈世兴问过了才进去的。
  沈世兴进去的时候,沈清月正穿着厚厚的碧青中袄, 盘腿坐在垫着三层毛毡的罗汉床上, 腿上放着一个暖炉, 罗汉床下放着一双濡湿了鞋尖鞋的鞋, 鞋边就是一个大铜盆。
  沈清月见了沈世兴, 连忙要起身,沈世兴抬抬手,连压了几下手掌,道:“慢慢慢,别起来了,就坐着说。”
  丫鬟接了沈世兴的大氅,抖掉了雪挂在架子上,递了个手炉给他,便去奉了茶来。
  沈世兴与沈清月对坐,他瞥了一眼她的鞋子,先是问她:“月姐儿早上还出去了?”
  沈清月放下手里的东西,捡起腿上的手炉,道:“起来和丫鬟们一起扫了雪,封存起来留到春天煮茶。”
  沈世兴点了点头,夏藤上了茶,便退去了一旁,他挥挥手,叫丫鬟出去,端着热气腾腾香气缭绕的青花茶杯,道:“你弟弟没保住……”
  沈清月淡声道:“女儿听说了。”
  沈世兴又道:“她胡说的话,你不要当真。”
  沈清月嘴角微扬,道:“女儿知道。”
  她是没有当真,但是院子已经有了些流言蜚语,当年蔡氏去庄子上住,五年不孕,偏偏在庄子上怀孕的事又被不知情的下人们拿出来讨论,这一次的风向似乎和十几年前不一样了。
  沈世兴盯着碧绿的茶叶,也没瞧沈清月,就道:“我打算纳两个妾。”说完,他才抬头看着女儿,有些着急地解释道:“不管吴氏再怎么样,爹都不想再娶了,但是康哥儿已经给吴氏教坏了,将来分了家,没有人支应门庭,你也没有个依仗,所以爹想趁着还年轻,纳妾延续香火。”
  沈清月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她只道:“人可挑选好了?年前过府吗?”
  沈世兴有些意外……他印象里,沈清月应该是不大喜欢吴氏和两个弟弟妹妹才对,他猜,女儿许是不想表达出来,便答非所问道:“可惜你都快及笄了,否则待妾侍生了哥儿,你替爹管教管教他们,等你弟弟长大了,肯定就听你的话,待你嫁了人,不管爹在不在,也有人依靠。”
  沈清月握紧了手炉,没有一丝丝地触动。
  弥补,永远都是此等的手段。
  沈世兴弥补她了,那蔡氏呢?
  沈清月扯着嘴角笑了笑,道:“
  谢谢爹替女儿考虑。”
  沈世兴神色柔暖了一些,继续道:“以后你有了弟弟,我自己会多照顾,你将来出了嫁,多来娘家走动,弟弟们也会亲厚你的。”
  沈清月“嗯”了一声。
  沈世兴这才回答了沈清月的问题,道:“人挑好了一个,不过你祖母说不够,让我再选一两个,年前过府。”
  沈清月眼眸敛了一下,吴氏这回肯定是再也不可能翻身了,若像沈世兴说的那样,三房以后就是姨娘操持,既然如此,倒不如挑一个听她话的人。
  她捧着手炉,试探着问道:“另外的一两个,爹可拿好主意了?”
  沈世兴摇摇头,道:“没有。哎,爹跟你说这些做什么……你一个姑娘家家的。”
  他好像有些习惯了什么事都和沈清月商量,每次都说完了才觉得有些不妥。
  沈清月索性就道:“父亲,既您没有主意,不如我叫罗妈妈替您去挑?”
  沈世兴眉毛一抬,忖量了片刻,才道:“……也好。”
  罗妈妈挑的,又不是沈清月挑的,也不至于叫人说闲话。
  沈世兴略坐了一会子,沈清月没话跟他说,他料想女儿心里还是有些介怀吴氏说的话,便也不知道说什么,就起身走了,临走前不忘安抚一句:“月姐儿,你别胡思乱想,你肯定是爹的亲生女儿。”
  沈清月望着他点头,道:“女儿知道的。”
  沈世兴说罢,才挑帘走了,他刚走,罗妈妈正从外边儿回来,她打帘子进屋,双手冻得通红,肩膀上全是雪。
  沈清月 亲手递了个手炉过去,道:“您怎么也没打伞?”
  罗妈妈接了手炉,坐在绣敦上,靠着铜盆烤暖和了身体,才道:“不妨事。早起去见了我家小子,您的铺子经营的很好,比之才入手的时候,翻了几倍了。”
  年里办年货的多,沈清月手下几间铺子的生意好做。
  沈清月脸上挂着笑,道:“那便好,说起来几个铺子的掌柜我都没见过,过段日子我见一见他们,也顺便给他们封个红包。”
  罗妈妈搓搓手,坐上了罗汉床,道:“好。”
  沈清月又同罗妈妈提了给沈世兴纳妾的事,她没说让罗妈妈去外面挑,只问罗妈妈有没有什么主意。
  罗妈妈道:“院子里只有三个二等以上的丫头,姑娘肯定还要调·教一个出来,将来都带走。既老爷要纳妾,就顺便多接两个丫头进来,放一块儿调·教,等丫头乖些了,再送给老爷做妾,有过这么一段,丫鬟做了妾,心里也有几分怕,行事总要掂量掂量您乐不乐意。”
  妾侍身份低下,便是纳进府,也要尊着沈清月,若再放沈清月院里教一教,就更好掌控。
  沈清月觉着这个主意不错,就道:“等我有空,再去庄子上看一看,有没有年纪过了十五的贫家女。”
  罗妈妈道:“若要挑妾侍,这个容易,不如去牙婆手里买?”
  沈清月摇了头,道:“不好,父亲纳妾,只
  为延续香火,身子结实才是第一位,牙婆手里的,只怕太弱了些。”
  罗妈妈没再建议,只道:“那下次去庄子上,我同姑娘一道去。”
  沈清月应了一声,端起水杯抿了一口,上次去庄子上查蔡氏怀孕的事,她怕罗妈妈看出端倪,就没提前告诉罗妈妈。
  她放下茶杯,又抱着手炉,直视着罗妈妈,缓声道:“还有一件事,要请罗妈妈帮我查一查。”
  罗妈妈道:“姑娘说就是。”
  关于出身的事,沈清月一直是避着罗妈妈的,查了这么久,到红儿那就断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罗妈妈和胡掌柜背后的人肯定和她的生母有关系。再查下去,肯定要去真定,也就一定会惊动罗妈妈和胡掌柜背后的大人,她无非是为了知道自己的身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眼下倒不如透露消息,让他们自己来找她。
  沈清月睫毛一下下地扇下来,道:“……我要您帮我去查一查,我父亲十五年前,在真定读书的时候,他是借住在友人家里,还是住在学里,如果是住在友人家里,那家人现在怎么样了。”
  罗妈妈倒是面色无异,只道:“姑娘可知道老爷在真定哪里读的书?”
  沈世兴读书的事不是秘密,沈清月已经打听好了,便说了个具体的位置给罗妈妈。
  罗妈妈应下之后,喝了茶暖过身子就出门去了。
  沈清月看着罗妈妈利索的背影皱了皱眉头,罗妈妈看样子对此事丝毫不知,看来那位大人只是派了个足以信任,却不知情的人来照顾她。
  她没猜错,罗妈妈的确是不知道和沈清月有关的事,她只知道主子叫她来照顾这个姑娘,但当她把这件事告诉胡掌柜的时候,胡掌柜吓坏了,惊了一身的冷汗。
  罗妈妈与胡掌柜二人密谈,她锁眉瞧着胡掌柜:“怎么了?”
  胡掌柜没解释太多,只道:“没什么,姑娘太聪明了,她有没有试探过你?”
  罗妈妈思忖了一会儿,道:“没有,姑娘没探过我的口风,我旧主的事,打我进府之后,就没问过几次。”
  胡掌柜抹了把脸,道:“我知道了……姑娘近来可有什么异常之处?姑娘去了什么地方?”
  罗妈妈回忆着道:“去过蔡家,去过沈家庄子上,别的就没有了。”
  胡掌柜面色严肃道:“我知道了……你先按兵不动,我回去禀了大人再说。”
  罗妈妈做了一辈子的下人,她知道什么事不该问,便也没有多说什么,交代下了,就回了沈家。
  胡掌柜抛下铺子里的事,先叫人去舒家传了信,等到天黑的时候,悄悄地赶去了舒家。
  他的行动很隐蔽,若是换了普通人,根本发现不了他的踪迹,但跟踪他的人偏偏是福临。
  福临身上有功夫在,又走过江湖,一般的甩人法子,根本甩不掉他,他跟到天黑,子时之前就回了顾家,给顾淮报信。
  他道:“爷,没错儿了,就是舒家。”
  顾淮等了好几天了,今儿这个时辰,也还没有就寝,他手上还握着笔,抬眼直直地看着福临,道:“真是舒家……”
  他知道沈清月和舒家肯定有关系,但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层亲密的关系。
  ☆、第88章 第 88 章
  第八十八章
  舒阁老的仕途并不顺利, 为官几十载, 曾经历过三落三起的波折。
  他眼下虽贵为朝中阁老,却只有一个妻子, 房中并无妾侍, 因为他说妻子周氏与他共过糟糠,不可辜负。
  舒阁老见多了家族败于内的例子,舒家还定下了家规, 男子非年过四十无子, 不得纳妾。
  如今, 他与周氏膝下仅有一个儿子舒行益, 虽夫妻二人子嗣单薄, 好在舒行益子嗣福厚, 与妻罗氏生育了三子。
  舒行益的三个儿子里, 有两个成了亲, 大儿子膝下有一双儿女,老二的妻子过门不久,也怀上了孩子,独独老三舒良衡, 还未成亲。
  舒家的子嗣,从“行”字辈的爷们开始, 渐渐丰隆起来。
  而外人不知道的是, 舒阁老还曾经有过一个女儿, 叫舒行洁。
  庆元四年, 舒阁老被第二次起复的那一年, 因没有十分把握在京城里站住脚跟,便没有携妻儿老小全部上京,将妻女留在了真定老家。
  庆元五年,舒阁老受同僚排挤,第三次被贬谪,他带着儿子回了真定。
  庆元六年,舒行洁病死,丧事简便办过,只有族亲和邻里知道一二。
  舒行洁死后,舒阁老很快再次起复,这次的起复,他再未经受过大坎坷,一路高升,直入内阁,位极人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