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穿成知青女配> 穿成知青女配_分卷阅读_60

穿成知青女配_分卷阅读_60

  江秋月见她们俩都进去了,看了下周围只好跟上。
  没想到刚进去悄默默走了一段,就听到劲爆的谈话内容。
  “和平哥,你到底啥时候娶俺,俺,俺都把身子给你了……”女孩子声音柔柔的,带着一丝娇媚。
  随即就有一个男声喘着粗气接口道,“翠花妹妹,再让俺进去一次,真舒坦……”
  然后就是男人边动作边说的污言秽语,夹杂着女人娇柔不依的推拒。
  江秋月猛一听到的时候尴尬死了,立马想转身退出去,但下一刻等听出里面的主人公是谁时,她感觉整个人如遭雷击!
  第57章
  江秋月无意中撞见柳和平和他初恋女友的偷欢,心里头被雷了个里焦外嫩。
  我去!不是说原文属于1v1+双c的类型吗?原来男主早就不是童子鸡了?!
  江秋月一时心肌梗塞,她以前是个双洁党,喜欢男女主只属于彼此的文,不然也不会淘到原书就算不喜欢主角性格也看下去了,没想到……
  没想到书外的读者看起书来是一个世界,书里面是另外一个世界,有各种意想不到的私密掩盖在剧情线之外。
  到底是剧情变化引起了蝴蝶效应,还是原本就有这样的事只不过不被读者们所知?
  江秋月心中日了狗一般,感觉像被人喂了屎,面上却不得不努力保持镇定,和刘爱英一起被柳二媳妇快速拉出了玉米地。
  柳二媳妇好歹是结了婚的媳妇子,自觉不能让两个知青大姑娘被那等污浊脏了眼睛和耳朵,她反应过来后立马把两人扯出来了,也没管她们的动静会不会惊动里面的人。
  出来后,刘爱英嘿嘿笑着想说什么,柳二媳妇责怪性地瞪了她一眼,拉着江秋月的胳膊先走了,刘爱英耸耸肩跟上去,回头再看一眼的时候瞧见一个身影鬼鬼祟祟摸进了刚才那片玉米地。
  哟呵,有好戏看了~
  那天过后,江秋月就再也不敢随便去钻什么玉米棵了,谁知道会撞见什么毁人三观的秘密!
  当时柳二媳妇曾隐晦地让两人不要提那天看到的事,从大姑娘嘴里传出那种事对她们不好,两人都点头答应了。
  本来以为就这样过去没有其他人会知道了,没想到没出三天,临河村关于柳和平同老鳏夫家的闺女钻玉米地苟合的事甚嚣尘上。
  玉米秸秆砍到大半的时候,高云梅带人直接将柳和平柳翠花两只小鸳鸯堵在玉米棵里,当场抓奸。
  当时两人竟是光裸的,被高云梅搜走衣裳,按在地上撒气暴揍了一顿。
  周围被叫来的年轻小伙子们口哨连连,起哄叫好,惊动了整个夏收场地。
  最后是老鳏夫和王大妮分别赶过来带走了各自的闺女儿子,一场龌龊闹剧才结束,不过当天发生的事坐实了柳和平跟人搞破鞋的谣言。
  这回是王大妮家理亏,高家不会善罢甘休,两家虽然一致的没有解除婚约的打算,但是关于彩礼聘礼扯来扯去,你揭我的疤,我戳你的疮,一时间闹得鸡飞狗跳,大戏小戏不断,给夏收完成歇上两天的村民们添了许多茶余饭后的笑料。
  趁着两天的空闲时间,知青院的男知青们把院里成熟的土豆刨出来了,收获了几麻袋,刘爱英下午的时候给江秋月送到养殖处半袋,挑的都是个大饱满的。
  刘爱英见柳二媳妇不在,笑哈哈地跟她八卦高云梅彪悍地暴打光溜小鸳鸯的趣事,据说两个白嫩的冤家都被她打破相了,鼻青脸肿的不能见人,看起来可惨了。
  后面两家不知道咋扯皮的,柳和平和高云梅的婚约竟然还保持原样。
  柳翠花被她爹抽一顿关在家里,别说嫁给她的和平哥了,连周围的村子都嫁不成了,老鳏夫准备给她往山里说呢。
  两人嘴里唏嘘一阵,过后就把那些事抛在脑后,左右跟她们没关系。
  随后说起交公粮的事,交公粮是青山大队的大事,交了公粮余下来的才是队里的粮食,队员们才有的分。
  交公粮又是壮劳力集体出动的事,知青们由于能识文断字看的懂账本,被要求全部跟车,一方面能干活,另一方面到时候交公粮能在一边看着点,别忙中出乱让人给少记了。
  江秋月一大早就把野猪托付给柳二媳妇,坐上他们家的毛驴车,和一车车的玉米高粱一起去兰县的粮站。
  当天很热,大太阳在头顶照着,晒到脸上皮肤上火辣辣的,坐在驴车上走,能看到泥土地上和田里蒸腾而上的水蒸气,像是被烤着冒的烟。
  车程很慢,毕竟除了大队长柳建国家的驴车,后面跟的一排都是架子车,由三四个人拉着往前走。
  一个是几百斤粮食压在架子车上,靠人力拉很重;一个是怕万一粮食漏了撒了好及时抢救,一点都不敢浪费。
  大半个上午的时间过去,青山大队的送粮队终于到达目的地,兰县的粮站。
  江秋月下车擦了把汗,观察这个之前没来过、存在传说中的地方。
  粮站其实就是几间青砖盖起的红顶瓦房,门口竖着写有粮站两个黑色毛笔大字的木板,四周墙面上刷着白底红字的标语。
  门口已经排起了大长队,都是周边乡镇大队过来交公粮的人,周围收拾的干干净净,没有种一棵树能给送粮的人遮荫。
  柳建国赶紧让壮劳力把车拉过去排上,让柳大柳二注意着驴车和车队上的粮食,他自己掏出一盒香烟摸了摸,往队伍前头走去。
  “希望今儿个顺利,别被打回来了。“柳二叹口气说道。
  柳大敲了他一棍子,让他别乌鸦嘴,打回来他们还要拉回去重新翻晒,到时候不知道会舍去多少斤,还要额外往里填粮食凑足数。
  江秋月见还没自己什么事,就跟着一个队的妇女们去一边的墙檐下躲太阳。
  其他看车的大叔大哥们只能守在装满粮食的架子车旁边,不停地用草帽子扇风,满头大汗擦都擦不及。
  其实这样的正当午的大热天,在哪儿都一样的热,草帽子扇子扇到脸上的风都是热气腾腾的,根本没啥用,心理作用上凉快点。
  江秋月发现,青山大队来交粮的队员们脸上都不怎么高兴,完全没有前几日收获时的喜悦,柳建国爷仨儿比较紧张粮食能不能一次过,剩下的中年大叔小伙子们皱眉心疼粮食要交上去,妇女们聚成一堆躲在墙檐下唉声叹气,希望交完后落下的能多点。
  排在他们之前的那一队更是愁眉苦脸,说交公粮用掉大半收成,回去分粮的时候粮食少,工分换粮的斤数肯定被压的很低,不然粮食不够分,算是一季白干了。
  队伍慢慢往前移动,终于到了青山大队前面的那队,江秋月待在后面没上去仔细看,只听到一阵激烈争吵之后,那一队的粮食被粮站验收的人打回来了,一队人都没精打采,准备拉回去重新翻晒,估计还要再添点进去才够公粮数。
  然后轮到了青山大队,跟车的人都从架子车把上跳下来,安分站在一边都有点忐忑不安。
  粮站的验收人员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中等个,穿着一身灰扑扑的中山装,头戴一顶同色的帽子,叼着一根香烟过来。
  他手上拿着一根像是刺刀的东西往几只粮袋子上戳,刺刀刀身中间带有血槽一样的凹槽,抽出的时候带出一股粮食,一部分在凹槽里,大多落在地上。
  那人抓起几颗玉米粒往嘴里扔,嘎嘣了几下嚼嚼,皱眉不语。
  柳建国立马上前问怎么样,袖子下暗中把剩下的半包香烟全塞在中山装口袋里,拍了拍那人。
  验收员呲着黄牙露出个笑脸,瞬间又收了回去,说晒的不错,让他们车队往前走拉去过磅。
  说完吐出嘴里的玉米渣子,重新坐回粮站门前的太师椅上,让后面的车队把粮食送上去检查,他懒得下去亲自跑腿了。
  “娘的,跟个小日本鬼子似的大爷样儿!”柳二暗中嘟囔了一声,被柳大照头上扇了一巴掌,再不敢多说了。
  接下来过磅记录的时候,柳建国喊过几个知青在旁边站着,江秋月被拉到最前面跟柳家爷仨儿一块。
  搬粮食过磅的当然是队里出人,这个当时出门时就安排好了,几个壮劳力上场把粮袋子一只只搬上来上磅秤,粮站的工作人员打着秤砣,一块一块的加圆铁块砝码找平衡。
  这个江秋月会看,小时候家里用过,于是她两眼不错地盯着磅杆上的刻度和砝码的个数斤数等。
  工作人员本来正在调秤,抬头见一个漂亮小姑娘紧盯着他手上的秤砣,在一群脏兮兮的大老爷们中令人眼前一亮,心情都好了点。
  “小姑娘看得懂?”工作人员接过柳建国递上去的香烟放到一边,随口问道。
  江秋月看了一眼他手上密密麻麻的账本,回道,“菜市场里见过小磅,应该原理相通,课上老师教过的。”
  工作人员笑了一下,打量她的装扮猜测是个知青,估计是大地方来的。随后他说出过磅的数,记在了账本上。男知青们伸着脖子往账本上凑,江秋月瞄了一眼,确实是那个数。
  之后过的很快,几千斤粮食最后换成一张盖着大红章的收据,柳建国和跟队的人才松了口气。
  一群人出来后,粮站门前排队的架子车还有很多,后面陆陆续续赶到的更多。
  柳建国看到长河大队的人在队伍尾巴上排着,走过去跟他们队长说话。
  大中午的又累又饿,江秋月本以为他们会在县里先吃个饭歇歇再回去,哪想柳大直接吩咐大家整好车,一会儿柳建国回来就赶车回队。
  林文清去长河大队的队伍里没找到王晓红,应该是在队里照顾牲畜没来。他见车队暂时不走,大太阳底下傻傻站着又热又渴的,提议去食品店买根冰棍解渴,不远。
  买冰棍只要花钱就行,几分钱一根,不用票。知青们都有些意向,只不过在场的还有队里的其他村民,他们单独走开去买吃的太打眼。
  好在柳二磨着柳大说要去供销社给他媳妇买铅笔本子,柳大拗不过他,放众人一会儿假,想去干什么的快点做完回来。
  知青们一窝哄的跑向食品店了,江秋月跟一些认识的小媳妇大姑娘一起跟在后面,她们也想吃点冰的解解渴。
  只是走过一个路口的时候,江秋月看见一个身影闪过消失在小巷子里,眉间瞬间闪过疑惑之色。
  那个人……远远看去好像是李永红?
  江秋月紧紧皱起眉头,李永红不是被送走了吗,刚才那个人看起来白白胖胖的穿戴讲究,不可能是瘦弱黑黄的李永红。
  或许是她看错了。
  第58章
  翌日,青山大队广场上热闹非凡,村民们聚集到一起等着队里分粮,大家伙熬过了青黄不接的春天,专等着这次分粮能在夏秋时节吃上饱饭。
  柳建国拿出了大秤,就放在仓库门口,里面堆着大家伙的口粮。
  大队长一到,村民们自发排成了长队,在族老的安排下一个个上去确认工分,兑换成粮食抗回家,基本都是全家出动的。
  江秋月的工分不多,一共分到一百斤玉米和六斤高粱米,按照一天八两粮食来算,差不多刚好能撑到年底再次发粮的时候。
  陈中华和方卫东帮她把两麻袋的粮食送到养殖处的小屋,那六斤算是精细粮食的高粱米被江秋月亲自背着。
  晚上还有一顿犒劳队员的大锅饭,江秋月把分得的粮食堆在小客厅里,跟着柳二媳妇去帮忙做饭。
  还记得上次村广场那次的大锅饭,江秋月还是个刚来的愣头青,老老实实的同知青们一起坐在桌上等上菜,看着柳兰花领着媳妇子发馍馍,这次轮到她参与其中了。
  这回队里有粮食,大锅饭做的量足实在,大个的玉米面窝窝头蒸的笑开口,一人两个分下去先垫肚子,接着上凉拌的菌子木耳大杂烩,老大一盆摆在桌子中间,让人就着窝窝头吃。
  还有一人一碗高粱米饭,再端上一锅猪油渣炖陈年粉条,野菜蛋花汤拌着高粱米饭一块吃更香。
  当然,这样一顿丰盛的大锅饭不是白吃的,柳建国半场的时候上台说起夏种的事,吃完这顿实在饭,接下来几天他们队就要开始种大豆芝麻花生了,让队员们打起精神使出力气,把田种好,必须完成领导交代下来的生产目标。
  江秋月听着要种的三样都属于经济作物,搁临河村村民们来说他们宁愿种上土豆饱腹,种经济作物完全是上头下达的任务。
  毕竟如今城市里的居民都是吃的供应粮,除了能填肚子的小麦玉米红薯之外,肯定还需要花生、芝麻、油等副食品,那些东西从哪儿来,当然是农民种出来的。
  夏种就没江秋月什么事了,她喂好猪就行,夏天猪圈气味大,每天都要打扫几次还要用水冲,野猪吃得多,割猪草煮猪食都成了力气活。
  忙里偷闲地时候,江秋月弄来几只瓦盆,在里面填土种菜,她倒是想开垦门前的那片荒地,种成菜地使很方便,但即使是荒地也是村里的公共地面,江秋月不能随意动用。
  或许是今年的天时好,夏种忙完后,天上终于下起了雨,一个多月的干旱得到缓解,更有利于种子的发芽生长。
  农闲了,粮食也有了,虽然到年底那次才能分到钱,但有些人家的红白喜事着急办的,正好趁好时节办了。
  比如,老鳏夫家的闺女柳翠花,即将出嫁了。
  江秋月一心宅在养殖处,起初不知道这件事,送嫁那天刘爱英过来找她,说一起去看看,说不定能吃上几口好吃的。
  村里的嫁娶都是热闹的喜事,一村子的男女老少都跑去看新娘子,有亲戚关系的或者想帮忙的,随上一份礼就能上桌吃顿席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