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师[古穿今]_分卷阅读_7
“这次作法净化了此处淤积的阴晦。如果没有特别的情况,可以保证三五年无碍。但要彻底解决问题,最好是把废宅拆除,你我都没有权利去做这件事。”
“我想办法再找一找菲利克斯在欧洲的远亲,可是希望不大,即便找到人,对方要愿意付一笔遗产税,谁又会愿意一继承就拆了房子?
错过了公路建设的拆迁安置,政府根本不可能给补贴。假设对方想要重新装修出租房屋,这个地段一点也不方便,回报率太低。如果是我,我宁可不要它。”
爱德华说着发动了汽车。没有谁可以无所不能,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汽车向着远驶去,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地面留下了一道废宅的暗影。
**
从圣诞前两周开始至一月初结束的寒假过得很快。
与华国的大学有所不同,美国大学本科专业选择可以在入学后再确定,从而在选课范围上就有很大的选择性空间。
原身在前两年修完大多的基础课程,在大二下半学期选择了社会学为专业,就从大三开始学习较为专业的课程,尽管人文社科专业较难钱途光明,但却要求学生阅读大量书籍与会有各种论文功课。
行壹只觉假期刷一下就过去了,在网上大致了解要学习哪些专业课后,她暂时并没有转专业的想法。
虽然社会学钱途不显,但她作为术士今后不会以普通的职业来赚钱,而更多会像接下爱德华的生意去赚不用纳税的酬金。当下,她既然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就不会辜负了这一段校园时光。
在开学前夕,行壹必须处理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高效又合理地选课。既要安排好专业课的课时,还希望能旁听一些基础学科的大课,更要选一些例如英语写作等课程提升自身的不足。更要参考其他学生对授课教授的评价,她不打算挑战太高难度的老师。
万事开头难,可想而知,这学期的课业会有些重,但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还能用来做其它的事情。
从图书馆离开时,行壹看到了大厅告示栏里贴出的招聘启事。
图书馆招聘两到三位学生兼职,一周工作三天,每天工作三小时,帮忙处理一些文书工作,附注掌握拉丁语与意大利语者优先,有意者直接去管理处报名应聘即可。校园兼职的薪资不多,每小时只有五美刀,与为爱德华封闭见鬼体质一下就能到手五百美刀是天差地别。
行壹记下了报名应聘处的房间号,趁着还在对方的工作时间里,就去问一问是否还有名额。蚊子肉再小也是肉,还能借此机会多练习电脑打字,那又何乐而不为。
管理处的梅根老师有些遗憾地说,“你来得有些晚了。三小时前,名额已满。”
行壹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学校图书馆的工作环境简单,同时工作任务也不重,更不必考虑过多留学签证的打工限制,它算得上是热门抢手的工作。
“那真是有些遗憾了,我看到掌握拉丁语与意大利语者优先,还以为这次能好运抢到一个名额。”
“等一等,你会拉丁语与意大利语?”
梅根有一些意外,虽然学校里也有开设这两门语言的课程,但了解与掌握有很大的差异。“招聘启事上写得不够清楚,有一份工作对这两门语言的要求较高,不是普通地输入文档即可。”
学校得到了一批来自私人收藏者的图书捐赠。这批赠书大多17、18世纪及其之前的古书,书籍多为拉丁语与意大利语。
图书馆要对其进行分类编目等工作,就势必要找懂这两门语言的人,其中一定会请专业的老师来负责,但也需要有着专业知识的学生来打下手。
“卡洛教授的要求比较高,希望他的助理给每本书写出书籍概要。实话实说,这已经不是普通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范围了。”
梅根知道工作报酬与内容并不成正比,而阅读古书一点都不容易,过去的文字与内容会让大多人感到生涩不易懂。“卡洛教授还布置了一张试卷,通过的人才能获得这个职位。行,你确定要试一下?”
“当然。”行壹非常肯定地说,这简直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工作。机会都撞上门来了,为何不争取一番。更何况能够阅览大量古籍的机会可不多,要知道它们都很贵,有很多不轻易示人,说不定还能有额外的收获。
三天之后,行壹就收到了卡洛教授发来的通过考核邮件。
不过,工作地点并不在学校范围,是在曼哈顿的街角。准确的说捐给学校的不是一批书,而是一家私人旧书店,眼下先要将堆在书店里的书籍整理好。
行壹按照邮件所示找到了书店所在。刚推开了半开半闭的书店门,就听到一阵特别的风铃声响起。
风铃的造型很特别,头盖骨下方串着几根骨头。
“它是真的。”只听中年女人沙哑的声音从地下传了出来。
第12章
“卡洛教授,上午好。”行壹看到从地下室走上来的中年女人。卡洛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圆形金属边框眼镜,卷曲凌乱的头发被束成了一扎,常见的中年发福问题并未找上她,而是清瘦得有些脸色苍白。
“我还有两个学生也会参与到整理工作中,大概要晚两周才从意大利回来。其实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图书馆能招到够格的助手,五美元一小时,还真是看得起这些书。尽管你通过了考试,但我不希望你只会考试而已,你们……”
你们华国学生有时候只会考试。
卡洛并没有把这句带有偏见的话说完,改口说到,“如你所见,风铃是人骨做的。这家店关闭了三年,店主身前喜欢收藏特别的藏品,最近终于理清了遗产分配,这家店的一切都被捐给我们学校。有个坏消息,因为近三年来店铺一直无人打理,所以地下室的那些藏书需要我们好好打理。”
行壹微笑地点头,没有去深究卡洛的未尽之意。应对某些人是能说会道比真才实学重要,但想要获得卡洛这种人的认同,实干的能力远远比说什么重要。
当下,行壹有的疑问是古书可不便宜,难道学校就没派一两个人来看守这些书?“教授,我们来打理这些书,不用使用特别的保管技术吗?比如说使用维持干湿度的机器设备。”
“你得到的消息一定是来了一批十七八世纪的古书。”
卡洛有些嘲讽地微微牵动嘴角,“事实上,书的内容是古书内容,可是地下室的藏书全都是原主人的手抄本。从它们被制造出来的年代来看,都没有超过三十年。这就是学校只愿意付给你五美元一小时的原因,你懂了吗?”
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书的内容很值钱,它的学术研究价值很高,但因为只是原店主的手抄本,它的收藏价值不够高,从经济角度来衡量,不值得投入过多的人力与物力。
行壹有些遗憾没能见到真的古书,不过能够一观那些书的内容,也已经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这就关上了书店门,随着卡洛一起走下了铁制楼梯。
嘎吱作响的铁楼梯通向了幽暗的地下室,墨水与陈旧纸张的混合气味迎面而来。
卡洛先指向悬在楼梯边的插线板,“地下的电路坏了,需自备大号手电筒。你可以考虑多带一根接线板来,再带一盏台灯放到书桌上,那样看得更清楚。我粗略清扫了一番,起码桌椅能用了。”
地下室比想象中还要零乱,有些书散落了一地,有的书七零八落地横在书架上,有的书被撕成了两半。
“这里像是经历过一场打劫。”行壹看着书上的积灰,难道手抄古书的店主会将如此不爱惜书?
卡洛无奈地叹了口气,如果这些书真是古本,它们也许就不会落得如此境地。不要只用金钱去衡量一个人,这句同样可以用到书上,但当人说出这句箴言,何尝不是因为太多人已经落入俗套。
“谁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总之你我的工作是将它们编号整理好。我带来了一箱包书纸与一些清洁书的工具,要将它们都包上封皮,那就可以方便在上面贴标签做标示。”
卡洛交代了要做的事情,需将藏书都先粗略整理一遍,将其包上书皮并记录下所有书的书名,再就是要一本本翻阅,写出它们的大概门类。
“地下室没有信号,通风也不太好,你最好不要关扇铁门,好在它是内侧插销,不会有人能把你锁在地下。这活估计要干上一学期,所以你也拿一把备份钥匙,可以选择一周方便的时间过来,每次完工之后将一份整理出来的书目发给我就好。如果你将哪一本书带回去看了,事后告诉我一声。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
工作很轻松自由,除了工钱少了一些,没有太大的缺点。
行壹也知道整理一屋子的书,算她在内一共四个人,而四人又不是光看书没别的事情做,所以耗时半年还算少。“我暂时没有问题,如果有疑问,我会及时与教授联络。”
“很好,有不懂一定要问。”卡洛还是特意关照了一句,她接触过不擅于提问的亚裔留学生,最怕就是有问题憋着搞出了错。“行,希望我们可以合作愉快,那么我就先回学校授课了。对了,你是开车来的吗?如果是坐车,要注意晚班车的时间,注意安全。”
行壹在半年内都没时间去练习开车这种新技能,当年她骑马骑得很好,那对开车应该起不到太多的指导作用。“谢谢教授提醒,我会注意的。”
这一天两人交接好之后,行壹就开始过上了规律的生活。她在学校、社区、图书馆、书店之间来回穿行,周末空出一天来去纽约市里逛一逛,暂且没有遇到任何灵异古怪的事情。
不过,行壹在上网随意浏览时,注册成了某一线上大型灵异论坛的新用户。x论坛上有各种各样的板块,虽说难辨帖子所述的真假,却能大致一探古今的人情风俗变化。因为每一段故事背后,恐怖的不一定是鬼怪更可能是人心,但论坛上尚未出现让她认为值得一探的事情。
充实的日子总是有些快,一眨眼就进入了二月初。
书店的旧书整理工作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一天,纽约忽然下起了雷阵雨。
外面的天气一旦阴沉了下来,地下室几乎就不见一丝光亮。
行壹正在地下室为书本编目,谁想插座板忽地闪起火星,台灯刺啦一声就灭了。
“真是年久失修了。”行壹没有去触碰插座开关,她考虑到万一漏电的可能,还是要上楼把电闸给拉断,再请熟悉电路构造的人来看一看问题所在。
于是,行壹点开了手机的照明软件,照着楼梯就想要上楼。只是这么一照,就看见铁楼梯后方卡着一本书,它该不会是另外两位学姐故意藏起的书吧?
行壹有些好奇地取下了书,指尖一摸到书就觉得不对。这封皮不是古书常见的羊皮,它绝对是人皮做的,上面有这人皮特有的毛孔纹路,还能摸到汗毛。
第13章
人皮书的封皮上刻着一行简单的字「ad infinitum」。
‘永无止境’这一拉丁短语还活用在英语之中,却并非用来表达明快的情绪,而是掺杂一直看不到希望的感觉。例如有些课程会让学生觉得下课铃声响起是遥遥无期之事。
行壹翻开了这本书草草翻了几页,它可能是用古英语书撰写,这也就意味着她看不懂其中的内容。不过,起码可以确定两点,此书内页也全都用人皮所制,好消息是它不带一丝怨气与阴气,正常的与一般书店里出售的书没有差别。
轰隆的雷鸣声响起,而比雷声来得更快的是闪电。
闪电的光不只划破了纽约阴沉的傍晚夜空,急促来去的光亮穿透了书店的落地玻璃窗,又以刁钻又古怪角度射向地下室的铁楼梯。
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外加遇到了插座闪起火星,继续在地下室停留显然并不妥当。
行壹将人皮书与记事本一起放入背包快速离开地下室,再把一楼的电源总闸拉断后看向窗外的街景。
雨势来得很凶猛,行人虽是撑着伞却根本起不到多少遮挡的作用。天色将会越来越暗,这样的雨势中很难说地铁线路会否受到影响,但公交线路受到影响是肯定的。幸好背包里有面包与水,还能凑活一顿晚餐。
与地下室大多是店主的手抄本不同,一楼散落的书大多是一些旧年的报刊杂志,还有一些曾经流行过的畅销书。
行壹坐在窗边的木椅上啃起了面包,她没有翻阅旧报刊的闲情,而用手机想粗略查一查如今书籍市场上人皮书的流通情况。
抽筋剥皮一听就是很残酷的行为,可是百年以来剥皮之事从未停止。有史记载起码可以向前回溯到三国时期,吴国末帝孙皓曾剥人脸上的皮。再说在南北朝年间以脑子有坑闻名的北齐统治者高家,几代君王都对会剥人面皮之事很熟练,专门以他人之痛苦为乐。
当年魏忠贤擅政时也常用剥皮的手段。有一位术士在酒馆里议论九千岁专政,放言说不惧魏忠贤,九千岁又不能将他剥皮。
谁想当夜锦衣卫就冲入客店就把术士五花大绑。魏忠贤以熔化的沥青浇灌术士全身,等到沥青冷却凝固就用锤子敲打,让沥青与人皮一齐脱落,获取了一副完整的人皮壳字。
行壹曾经亲自超度过那位的术士亡魂。皮是身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皮与肉身的关系是密不可分。古语有言要入土为安,如果死后皮肉分离,就会有不得超生的可能,那位术士的亡魂正是因此难入轮回。
然而,世间之事是无奇不有。若非说皮肉分离不利于灵魂的安息,可是埃及木乃伊的制作却是要取出身体的大多内脏掏空只留心脏。所以凡事没有绝对,正如这本人皮书上不见任何的阴气。
不过多时,行壹大致查到了一些人皮书的情况。她看来不太可取的皮肉分离之事,在欧洲并非是恐怖故事里的桥段,反而曾一度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流行产物。
十七世纪的欧洲,人们承认了装订人皮的技术性与职业性,而等到了十九世纪,开始流行起用人皮为解剖书、遗嘱、法规等做封皮,取其永垂不朽之意。
这些不是历史开的玩笑,已经确定哈佛图书馆藏中有一本人皮古书,人皮来自死于中风的无人认领的女精神病患。
很惊讶有没有?
行壹关了手机页面揉了揉眉心,她并不是食古不化的人,也觉得海纳百川很好,但有时还是难以接受西方的一些风俗习惯。
以人皮为书皮想要求得永远不朽,要是一个没处理好,只怕是阴魂附着于人皮上消散不去。那么除非让皮肉重遇,否则持书者就会永无止境地与阴魂共舞了。
在地下室发现的古书封皮上正刻着‘永无止境’,那么究竟是什么没有尽头?
这会不得不将初入地下室时那种似乎被打劫过的模样,与这本藏在铁楼梯夹缝里的人皮书联系在一起,是不是有谁在找一本书才将地下室翻成了一团乱?
‘咚咚咚——’
此时,门口的人骨风铃又动了。有人在敲玻璃门。
第14章
时逢晚高峰,一场雷阵雨让纽约堵车堵得更厉害了。
易咸以往过得都是争分夺秒的生活,只要金钱永远不眠,华尔街之上就不存在真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