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_分卷阅读_52
胡奋(伐吴战役的七路统帅之一)对杨骏说:“纵观古今,女儿被册立为皇后的家族多遭不幸,你仗着女儿那么强横,难道是想让祸患快点到来吗?”
杨骏反驳:“你女儿胡芳不也嫁给天子了吗?”
“我女儿是嫔妃,给你女儿当婢女使唤的,这岂能同日而语。”
杨骏还有两个弟弟——杨珧和杨济,二人颇具才略。不过这兄弟二人,尤其是杨珧,对杨骏很不看好。杨济和杨珧一样深谋远虑,更是箭术高超,为人豪迈,他和王济、孔恂、王恂被司马炎并称为“恂恂济济”,寓意贤才众多。另外,他在平定吴国的战役中担任贾充副帅,立下军功。
杨骏、杨珧、杨济被时人合称“三杨”,权倾朝野。弘农杨氏继杨彪、杨修父子死后沉寂了半个多世纪,至此,凭着杨艳、杨芷相继被立为皇后,以及“三杨”上位再次扬眉吐气,成为当时声势最盛的外戚家族。自然,他们也是司马炎最仰仗的太子党。而杨珧尽管不看好大哥杨骏,但毕竟不能胳膊肘往外拐,为了自家权益,他还是坚定地站在太子党一边,而且,他多次成为打压齐王党的主谋,可说是太子党中最尽心尽力的一个人。
押宝
权倾朝野的“三杨”堪称当时最强外戚,而更具升值潜力的外戚则非贾充莫属。
此前,贾充以投机家的眼光买下两份期货——齐王司马攸和太子司马衷,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这两个人为妻。因此,相比起“三杨”死抱司马衷,贾充的政治立场更加灵活,他在司马攸和司马衷之间左右摇摆,颇有脚踩两只船的架势。他的如意算盘,便是凭借两个女婿,无论将来出现何种局面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他这种优势状态没能持续多久。
某日,夏侯和(魏国初代名将夏侯渊第七子,时已年近古稀)对贾充言道:“您的两个女婿论及亲疏没什么不同,难道您不该支持有德者吗?”很长时间以来,公卿对司马衷能否胜任太子越来越质疑,而相对地,司马攸的呼声日渐高涨,甚至有人流露出将来让司马攸继承皇位的想法。夏侯和的意思自是劝贾充支持司马攸。
贾充保持缄默,没有明确表态。他心里反复掂量,到底是冒着忤犯皇帝的危险支持司马攸,还是和满朝公卿为敌支持司马衷?
很快,二人的对话传到司马炎耳中。司马炎一不做,二不休,当即夺去贾充车骑营的兵权,又贬了夏侯和的官。
这下,贾充看清了形势,无论司马炎平时多好说话,一旦扯上司马衷绝对是眼里不揉沙子。而且,他又想起司马攸前不久帮庾纯说话的旧事,于是,他迅速表明立场,成为太子党的一员。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可以看作贾充抛弃司马攸的证据。
当司马师的夫人羊徽瑜去世后,群臣针对司马攸该以什么样的礼制吊唁展开争论。
河南尹王恂上奏:“齐王(司马攸)毕竟是文明皇太后(王元姬)的亲生骨肉,所以说,应该以诸侯的身份为弘训太后(羊徽瑜)吊唁更为妥当。”
王恂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
众所周知,司马攸曾过继给司马师做养子,在司马昭时代,这种身份颇具优势,因为即便司马昭也不得不承认:“天下是景王(司马师)的天下……”然而,时过境迁,司马师在人们心里的形象早已模糊,到如今,还是做司马昭的儿子更具竞争力。如此,王恂的意思也就明白了,他在强调司马攸仍是司马昭的儿子,这么一来,就为司马攸将来能顺利继承皇位打下了基础。王恂为什么要帮司马攸?原来,他是王元姬的弟弟,也是司马炎、司马攸的舅舅,他当然希望司马炎死后由外甥司马攸继承皇位,而非跟自己关系疏远的司马衷,这样他和皇帝的亲戚纽带才不至于越来越松。前面提过,在任恺和贾充的斗争中,王恂阿附贾充,可是,当贾充明确表示支持司马衷后,王恂和贾充的关系也就变得有些微妙了。
贾充反驳说:“齐王应行臣子之礼,为弘训太后服三年母丧。”这句话的重点,旨在压低司马攸的身份,强调司马攸仍是羊徽瑜(司马师)的儿子。
贾充的提案很快激起同僚的驳斥:“贾充说得毫无道理,服母丧、行臣礼,自古闻所未闻。臣等皆认为应该依王恂所言,让齐王行诸侯之礼吊唁弘训太后。”
但是,司马炎最终违背众意,支持了贾充的观点。这很能说明司马炎的心态:既然司马攸已经过继给司马师,以后就别来自己家添乱了。
就这样,贾充抛弃了司马攸,把宝完全押在司马衷身上。
这件事发生在伐吴战役前夕,恰恰解释了贾充为何三番五次上疏反对伐吴。当时,他才刚明确表示加入太子党阵营,难免有些谨小慎微,瞻前顾后。但平心而论,贾充的顾虑有点多余,当他表态支持司马衷后,司马炎绝对是想借那场必胜的战役把他挺起来的。
某日,司马炎问散骑常侍裴楷:“你说说,我这些年都做过哪些好事?又做过哪些错事?”
裴楷回答说:“陛下自是一代明君,但天下百姓之所以还没把您跟尧舜相提并论,完全是因为朝廷里有贾充这批佞臣。您应招纳天下的贤才,弘扬正道,勿使天下人觉得您有私心。”
司马炎默然。他当然知道贾充是什么人。但他提拔贾充,不正是因为自己偏爱儿子的私心作祟吗?
非主流太子党
除了“三杨”和贾充这两大外戚家族之外,跟贾充关系铁瓷的中书监荀勖和侍中冯也支持太子司马衷。当时,荀氏家族中辈分最高的荀(荀彧的儿子)已死,荀勖便顺理成章接替堂叔成为荀氏宗主。
一次,中书令和峤对司马炎说:“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而季世多伪,恐不了陛下家事。”这话说得很婉转,翻译成白话就是:太子呆傻,玩不转政治的。
司马炎很不高兴,什么都没说。
几天后,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一起入宫觐见。司马炎问荀勖:“近来太子可有长进?”
荀勖谄媚道:“太子明识弘雅,比以前大有长进。”
“哼!”在一旁的和峤满脸不屑,“我怎么觉得太子还跟从前一样,毫无长进呢?”
本来,司马炎听了荀勖的话心情还不错,这下又被和峤泼了一瓢冷水。
两位中书省大员辞别司马炎后,一道走出皇宫,一路上,和峤冷着脸,一句话都没跟荀勖说。到了皇宫门口,中书省的专用车驾早已恭候在此,源自魏朝惯例,中书监和中书令须同乘一辆车。荀勖像往常一样登上车,靠在左侧,把右侧空出来让给和峤坐。但和峤却站在旁边纹丝不动,根本没有上车的意思。
“和大人,您怎么还不上车?”荀勖等得有些不耐烦。
“我觉得跟你坐一起是耻辱,从今天开始,我坐自己的专车!”
“这……岂有此理!”荀勖很是尴尬,驱车绝尘而去。
自这件事以后,中书监和中书令便分乘二车,成为东晋至南北朝的规矩了。关于这则故事有三个版本,干宝在《晋纪》中说谄媚者是荀,孙盛在《魏氏春秋》中说谄媚者是荀勖,为《三国志》作注解的裴松之则说谄媚者是荀恺(荀彧曾孙)。考证荀、荀勖、荀恺三人的官职,只有荀勖在这段时间做过中书监,由此可以很容易做出判断——谄媚者应是荀勖。不过,从这故事的诸多版本中也能看出荀氏家族的政治立场和他们臭名昭著的声名。
“三杨”、贾充、荀勖、冯这几位重臣牢牢绑在一起,带领他们各自的家族,几乎和满朝公卿为敌,成为拥护司马衷的政治势力。
除了以上这些人,素以智略见长的陈骞也值得一提。这位西晋元老重臣官拜大司马,他自恃功勋卓著(曾和石苞一起劝曹奂禅位,又连续十几年担任豫州、扬州都督),平时跟司马炎说话都爱搭不理,却唯独对司马衷毕恭毕敬,政治嗅觉可谓敏锐至极。
回到公元278年的这天深夜,司马炎的怒火并未因杨芷的苦苦哀求完全平息。但随后几天里,杨珧、荀勖、冯、赵粲(司马炎的嫔妃)等人纷纷出面为贾南风求情,在这些人的背后,则是实力雄厚的弘农杨氏以及延续五百余年的颍川荀氏的鼎力支持。他们都明白贾充是这个政治联盟的核心,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住贾南风的地位。
渐渐地,司马炎冷静下来,他意识到,如果废掉贾南风,就意味着亲手摧毁太子党联盟,这么一来,司马衷的太子地位势必不保。
“这事……还是算了吧……”司马炎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史书记载,司马炎子女众多,单是儿子,史上留名者就有二十六位,但他却对最痴傻的司马衷付出了最多的爱。或许司马炎从未意识到,在他眼里,司马衷恰似一面镜子,映射出自己年轻时被司马攸超越的尴尬。身为哥哥,却不如弟弟……司马炎决定凭借手中的权力改变司马衷的命运,这其中也夹杂了他自己的悲哀,他为了让司马衷当上皇帝,必须做出妥协,必须忘记个人好恶,甚至必须放弃公理,最终,他不得不向贾南风低头。倘若司马炎是个普通人,这本无可厚非,但很遗憾,他是皇帝,于是,他的妥协便搭上了无数人的生命和帝国的未来。
“谢玖留在西宫好好生下孩子,不要再回东宫了。”接着,他转头叮嘱杨芷道,“你尊为皇后,以后要严加管教贾南风!”
半年后,谢玖在西宫平安生下一子,取名司马遹(欲)。司马衷则一直被蒙在鼓里,始终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孩子。
皇后杨芷在挽救贾南风事件中起了巨大作用,但不知什么原因,贾南风并没念她的好。再怎么说,杨芷也算贾南风的恩人,有这样的结果,大概只能归结于贾南风刻薄凶狠、不懂感恩的性格吧。而且,杨芷频频约束贾南风,更激起了贾南风的不满。
就这样,仇恨的火苗在贾南风心中逐渐滋生,杨芷全然没有察觉。
而另一位帮贾南风说好话的赵粲,她虽是杨艳和杨芷的表妹,却敏锐地看出了一些苗头。于是,她从此开始阿附贾南风,成了贾南风的死党。
齐王
经过太子党诸人的一番周旋,贾南风总算保住了太子妃的宝座,但司马衷这个太子仍坐得很不稳当,讽刺的是,包括司马炎、皇室成员以及满朝公卿在内所有人都极度紧张地关注这个问题,而当事者司马衷,却是唯一满不在乎的人。太子的意义,实在是他难以理解的。
可以这样讲,在司马炎时代,朝廷中最主要的矛盾都围绕着司马衷产生。除了几个臭名昭著的太子党成员(以及他们的家族)外,普天之下,没人愿意让一个智障者继承皇位。按理说,司马炎有二十六个儿子,虽然大多庸庸碌碌,但要从中选出个正常人绝非难事,公卿却全都一边倒地支持司马攸,根本没人提司马炎的其他儿子,这颇有和司马炎针尖对麦芒的意味。究其原因,也只能怪司马攸声望实在太高。
西晋初建的时候,司马攸受封齐王,他和其他藩王一样没有远赴藩国,而是留在京都。很快,司马攸便凭借卓越的才华和人望,在他诸多平庸的亲戚中脱颖而出。有几件事很能说明问题。
第一件事,司马炎特许藩王自行选拔藩国内官吏,这等于让藩王享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然而,司马攸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三次上疏反对,坚持通过朝廷任免齐国(司马攸的藩国)官吏。
第二件事,司马炎规定藩王的日常开销由朝廷承担,司马攸又前后十几次上疏反对,表示不想给朝廷添麻烦。
第三件事,齐国但凡有官吏生老病死,司马攸总是自掏抚恤金。国内收成欠佳,他就开放粮仓赈济百姓,削减赋税。
第四件事,司马攸明明是贾充的女婿,却出于公理保护贾充的政敌庾纯,这让他失去了贾充这个靠山,但赢来更多公卿的青睐。
司马攸的大公无私给他带来好名声的同时,也带来了猜忌。站在皇帝的角度上想,凡事以国家利益为先者,必是把自己当成国家的主人,但司马炎才是国家唯一的主人,未来的主人则是司马衷。纵然司马炎优待亲戚,但藩王毕竟是个敏感职业,要知道,藩王的本职工作是安分守己地待在藩国享福,至于参政,基本可以归为不务正业之流。很显然,无论司马攸是出于什么目的,他表现出了超越身份的政治企图。
若要翻老账,想当年,无论是争夺太子位,还是争夺父爱,司马攸一直是司马炎最危险的竞争对手,或许这不是司马攸的本意,但事实的确如此。
司马炎也想过要遏制司马攸。
就在司马攸担任骠骑将军的时候,司马炎下诏裁减骠骑营兵的人数。可是,裁军诏书下达后却遭到意想不到的阻力,几千名骠骑营士兵不肯退役,集体请愿希望继续跟着司马攸混,最后司马炎无奈妥协,这事不了了之。
基于这些事迹,司马炎不得不对司马攸生起强烈的戒备心。不过即便如此,司马炎到底算宽厚,只要别成为宝贝儿子的绊脚石,他还不至于痛下狠手。实际上,自司马孚死后,无论是食邑数量,还是权位,司马攸都稳居藩王之首,而且,司马炎也想过,在自己百年之后托孤给司马攸,让弟弟辅佐儿子。
有件事可作为司马攸一度成为“准”托孤重臣的佐证。
早在公元275年,一场罕见的瘟疫席卷洛阳,京都近半数人病死。司马炎也受到传染生命垂危。其间,贾充、荀勖、司马攸俱留守皇宫,为司马炎端药陪侍,寸步不离其左右。这三个人,应该就是司马炎钦点的托孤重臣。这里,有必要梳理一下三位重臣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荀勖和贾充是死党,司马攸是贾充的女婿,荀勖和司马攸交恶。贾充表面上明确支持司马衷,但心底里,司马攸仍是他最后一道保险。
“陛下怕是要驾崩了。”无论后宫还是朝廷,这样的猜测悄悄地传播开来。贾充、荀勖、司马攸随时做好接遗诏的准备。
然而几个月后,司马炎扛过了这一劫,病渐渐好起来了。贾充、荀勖、司马攸白忙活一场,各自拿着五百匹丝绢的赏赐被打发回家。不管贾充和司马攸心里做何感想,至少对荀勖来说,这未见得不是一件好事。倘若司马炎真的一命呜呼,他必遭司马攸和其他公卿联手打压,而贾充这只老狐狸,到那时会不会帮他都未可知。
荀勖绝不想坐以待毙。
藩王离京
几天后,荀勖、冯、杨珧不约而同地进了皇宫。三人都与司马攸水火不相容,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陛下,冯想跟您说件事……”荀勖一边说着,一边瞥向冯。
“哦?”司马炎瞅着冯。
几乎一瞬间,冯眼圈变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陛下幸亏是痊愈,倘若真有什么差池,恐怕皇太子就保不住了!”他本来说话就带着哭腔,言讫,泪水夺眶而出。这几近真实的感情流露,令荀勖、杨珧暗自佩服。
司马炎不想深究冯的演技,单是皇太子保不住这几个字,就足以吸引他的全部注意力:“有话直说。”
“公卿拥戴齐王(司马攸)由来已久,就算齐王懂得谦让,难道您就真能放心吗?”
“那你说该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离开京都回藩国去,只有这样才能保社稷安泰。”
“你以为朕不想让齐王走?可支持他的人太多,其中就属那些宗室藩王叫得最响,不是说赶走就能赶走的。”
杨珧言道:“既然陛下这么说,不妨先把其他藩王调回藩国。一来可以削弱齐王势力,二来也为将来赶走齐王做个铺垫。”杨珧一下把打击目标扩大到了所有的藩王。按说他不蠢,怎会说出这种犯众怒的话?当时,外戚杨氏与藩王已然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想必,杨珧自忖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和藩王保持友好,所以才会行此破釜沉舟之策。总之,杨珧说完这番话后,便成了整个司马家族的公敌。
荀勖又出了个主意:“直接让藩王回藩国难免人心动荡,而藩王中那些实力强大的更须谨慎对待。依臣之见,不如让藩王管理各自藩国所在州的军务,任命他们为州都督。这样一来,让他们去藩国赴任也就名正言顺了。而且,藩王成了州都督,手里有了兵权,也能稍加安抚他们的情绪。”
“有道理。”
公元277年秋,司马炎下诏:
“扶风王司马亮(司马懿第四子)改封汝南王,任豫州都督;东莞王司马伷(司马懿第五子)改封琅邪王,任徐州(两年后,司马伷率徐州军进逼吴都建邺,立下军功)都督;汝阴王司马骏(司马懿之子)改封扶风王,任关中都督;琅邪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改封赵王,任邺城(邺城仍是魏室藩王的软禁地,极为重要)都督;渤海王司马辅(司马孚第三子)改封太原王,任并州都督……”
公卿一片哗然,纷纷瞪着中书监荀勖,谁都知道,诏书是经由中书省起草并颁布出来的。
荀勖两手一摊,满脸茫然:“真没想到,陛下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个老奸巨猾的人一贯用此伎俩逃避同僚的谴责。
此次事件中,总计有十一位藩王被迫返回自己的藩国,除了司马攸之外,最具实力的几个藩王都被牵扯进来。虽然本应是矛头指向的司马攸依旧稳居京都,司马炎和太子党暂时还扳不动他,但是,随着藩王离京,司马攸的势力也被大幅削弱。如果说之前,司马炎还有心授予司马攸托孤重任,那么在最近几年里,他越来越把司马攸定位成头号政敌。
张华出局
吴国平定后,太子党和齐王党的争端不可避免地出现升温势头。
一次,司马炎向尚书张华问道:“我百年之后,能把后事托付给谁呢?”
张华回答:“齐王贤明厚德,又是皇室至亲,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这位齐王党的死忠,没直接说让司马攸继承皇位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司马炎听了,闷闷不乐。
没几天,荀勖提议让张华出任幽州都督。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在三国时期,各州都督手握重兵,被司马氏和曹氏争相笼络。可到了西晋,随着国家日趋安定,藩镇重臣也就不那么吃香了。大家都想留在朝廷,这样不仅可以安享京都的繁华舒适,也能避免被踢出权力核心。至于那些镇守外州的都督,被扔到鸟不拉屎的偏远地区,所掌控的兵力频繁削减,还要防备朝廷猜忌,过得实在相当辛苦。
由此,在某些时候,举荐同僚出任外州都督便成了排挤政敌的手段。之前,任恺推举贾充任雍凉都督,荀勖提议让藩王出任各州都督均属此例。当然,这种情况仅适用于极少数大牌重臣,对那些分量不够的臣子,别说是一州都督,就算是一郡太守也得祖上坟头冒青烟才行。
司马炎当即采纳荀勖的提议。张华被赶出了朝廷。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谁都没有想到。金子放在哪儿都会发光,锥子藏在兜里也会锋芒毕露。张华来到幽州后恩威并施,让遍布在境外四千余里的二十几个胡人部落纷纷遣使朝贡。一时间,张华的威名响彻华夏,声望比之前更甚,太子党有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
冯决定彻底整垮张华。
这天,他和司马炎闲聊起魏朝往事,冷不防,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臣觉得,钟会叛乱,应归咎于太祖(司马昭)。”
“你胡说什么!”司马炎皱起眉头喝道。
冯正了正衣冠,跪倒在地:“容臣解释。钟会本来才智有限,但太祖褒奖太过,委以重任,因而助长了他嚣张跋扈的气焰,最终野心膨胀不可收拾。倘若太祖事先严加约束,也不至于酿成恶果。”